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,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,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,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。
灌水和施肥的数量因作物不同有较大差在作物开花—座果生长旺期,逐渐增加灌溉次数和施肥量。一般规律是幼苗期灌溉施肥的次数较少,生长旺期和盛采期灌溉施肥的次数较多。幼苗期灌水2—3次,每次灌水约3—4方/亩。基肥充足时不施肥;基肥不足时,每次施肥2公斤/亩。在盛采期,4—5天左右灌水一次,每次灌水7—8方/亩,每次施肥3—4公斤。除施用氮磷钾肥外,还应配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。滴灌施肥量约为习惯施肥量的2/3。在肥料分配上,适当减少基肥用量,加大施肥比例;减少每次施肥量,增加施肥次数。
特别注意采用滴灌施肥时,要施用溶解性好的肥料,最好施用滴灌施肥专用肥料。溶解性差的肥料和各种冲施肥不能直接施用,必须预先在盆中用水浸泡,过滤后的肥液倒入施肥罐施用。大部分磷肥因不溶于水应基施,氮肥和钾肥利用滴灌追施。在自配肥料时,要防止微量元素肥料及含钙、镁元素肥料与磷肥结合形成沉淀物。
小型施肥灌和文丘里施肥器的操作十分简单。先将一定量的肥料倒入罐中,再加入水溶解肥料。关闭罐的进水阀,待棚内全部滴头正常灌水10分钟后,打开罐的进、出水阀,调节调压阀,使施肥速度正常、平稳。施肥后还要浇水大约25分钟。使用文丘里施肥器时,将肥料放入敞开的容器中,用水溶解后,调节调压阀把肥液吸入管道。施肥前后都要保持一定时间的灌水。